中美联军在渥美半岛登陆的消息,是在24日上午11:30,由驻扎在豊川市的日军豊川市独立警备队,通过公路辗转多地,最后在静冈县掛川町警察所,通过电话,这才把情况上报给东京的日本陆军大本营。
接到中国军队在渥美半岛登陆的消息后,日本战时内阁立即召集日本陆、海军大本营,就盟军在渥美半岛的登陆行动,研究制订相应的对策。
日本陆军大本营认为:盟军在渥美半岛的登陆行动,不过是中美联军的调虎离山之计,意图吸引在关东平原的日军南下增援,之后对日本关东地区发动突然而猛烈的登陆行动。因此,关东地区的日军暂时不予南下进行救援。
渥美半岛的战事,由陆军大本营出面协调。从负责大阪地区防务的第15方面军中,抽调一个师团和十万名日本国民义勇战斗队员,增援第13方面军。负责名古屋一带防御的第13方面军,以现有兵力和日本国民义勇战斗队员为主,加上大阪地区的增援部队,立即向登陆渥美半岛的盟军展开反击,尽快将敌人赶下大海。
日本陆军大本营的判断自然有其道理。因为此时,驻扎在伊豆半岛、三浦半岛、房総半岛上的日军要塞和炮台,正在遭受盟军飞机的猛烈的空袭。许多要塞在轰炸中钢筋水泥掩体被炸毁,炮台中的许多大口径海岸火炮由于受到凝固汽油弹的烧灼,一些金属部件在高温下发生变形而无法使用,整个环东京地区海岸要塞和炮台的防御力量损失惨重。
而美国战略空军则利用台风刚刚过境,东京地区许多关键的军事、工业目标的遮蔽物被狂风刮走或破坏的时机,进行大规模的高空精确轰炸,使得日本东京地区的军事、工业、交通和通讯等设施破坏严重。
但日本海军大本营则认为:盟军目前对东京沿海地区的轰炸,不过是想转移对渥美半岛登陆行动的注意力,延缓日本陆军对渥美半岛的救援行动。
而如果延缓了对名古屋一线的援救行动,盟军一旦在渥美半岛站稳了脚跟并拿下名古屋,整个日本本岛将被斩断成首尾无法相联的两段。届时,日本将在丢失九州地区之后,再丢失掉包括四国和名古屋以南的半个日本本岛。到那时,别说是东京地区处于盟军战术空军近距离的轰炸范围中,就是日本现有残存的军火工业,也因为无法得到名古屋、大阪、神户、広岛等地能源和制造工业的支持,而无法进行生产。到那时,日本军队的武器弹药供应,将成为无源之水,战争根本无法进行下去。
从战争的残酷性和持久性考虑,必须立刻加大对名古屋地区的增援行动,保证名古屋乃至整个日本本岛的完整。
日本海军大本营的理由是:虽然盟军的空中力量对环东京地区的防御设施进行了猛烈的轰炸,但通过对海搜索雷达的探测,并没有发现盟军在附近的海面上集结了大量的舰艇,在东京一带的登陆行动也就无从谈起。
陆、海两军大本营在渥美半岛增援问题的分歧,从最初的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发展到最后的各执一词拍案争吵,似乎双方有大打出手之意。
日本战时内阁总理铃木贯太郎,并不过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或军事家,各方势力之所以接受他成为总理,因为他是皇家成员,并不属于哪一方或那一派,使用他可以暂时缓和一下各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日本陆军或海军中间,铃木贯太郎并没有真正的指挥权。
面对陆、海两军的严重分歧,铃木贯太郎也无可奈何。更何况要想对名古屋一线进行增援,必须动用陆军。在陆军大本营解决反对的情况下,动用日本陆军进行增援的方案,根本不可能得到认真的执行。
战时内阁组织召开的军事会议,在陆海两军的激烈争吵中,根本无法达成什么一架或行动计划,最后会议不了了之。
由于日本陆海两军的意见分歧,豊川市的日本武装力量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增援。截止24日晚,豊橋市和豊川市完全为第74军所占领,驻守该地去的日军第73师团、豊橋市警备队和豊川市警备队以及六万多名日本国民义勇战斗队员,除不到一万人逃入豊川市西北两个方向的大山中以外,其余三万多人在战斗中被击毙,一万多人被俘。
第74军在张灵甫的指挥下,在得到紧靠战场驻扎的陆军航空第一师,近距离的低速对地攻击机强有力的空中火力支援,发扬敢打敢拼的不怕死精神,一改过去中国军队不进行夜战的习惯,第51师和59师两个师的主力,紧追溃逃的日本武装人员,迅速坚决的进入山区,向岡崎市方向进攻发展。
在海军陆战队完整地夺取了渥美半岛上的宫山、大山两个海岸炮台后,榆林炮兵学院第15期重炮兵班320名学员和28名教员,立刻从济南号直升机母舰上乘坐直升飞机,分别到达了宫山和大山炮台。
黄埔六期炮兵分队学员,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三年,榆林步兵学校炮兵专业第一任主任,现为中国军事学院炮兵专业教研处主任的吴学林,也随直升机来到炮台,并后立刻带领手下的教员和学生,研究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日式九零型240mm重加榴炮。
经过一个上午的研究和实验,宫山和大山两座炮台于24日中午12:15,正式投入到对日军的攻击行动中来。
根据事前制定的计划,首先由海军航空母舰上起飞的24架装载了凝固汽油弹的俯冲轰炸机,对多知半岛的極楽寺海岸炮台、志摩半岛的菅岛炮台进行火攻。利用凝固汽油弹产生的大火,将这二个炮台上的日军海岸巨炮彻底摧毁。
在消除掉上述两个炮台的威胁之后,吴学林指挥宫山炮台上的六门日式九零型240mm和九门九零型150mm重加农炮,对准伊势湾入口中间的神岛炮台,发起了猛烈的炮击。
由于神岛炮台上的火炮口径仅为150mm,数量上也只有六门。在宫山炮台的合力轰击下,很快就被打的炮毁人亡。
岛上的幸存的一千多名陆、海军士兵,虽然逃离了炮台,企图以此来躲避对方炮火的轰击。可是在飞临上空的海军侦察机指引下,宫山炮台的炮火任然追随着他们逃亡的脚步,始终将巨大的死亡阴影笼罩在他们的头上。
不断的炮击,不断的死亡,让这些日军官兵们茫然不知所措,以至于最后这些人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竟然向天空中飞翔的海军侦察机举起了双手。
得到侦察机报告的中国海军舰队,发现竟然有如此好事,于是从舰队的宪兵中挑选了二百多人,临时组成了一个战斗连队,使用汽艇登上海岛进行受降。此事,着实让中国海军特别是海军航空兵得意了一把。
吴学林他们通过对日军神岛炮台的炮击,彻底掌握了日军大型火炮远距离轰击的技术要领。当地74军攻占豊川市,开始进入山区向岡崎市方向攻击时,宫山和大山两处炮台的十五门日式九零型240mm重加榴炮,主动加入到对爱知县东南部山区的轰击中来。
在下关市吃了败仗逃回爱知县的第54军司令官小林信男中将,在得知豊橋市失守,中国军队正在向豊川市攻击前进的报告后,立刻意识到中国军队有可能兵锋直指爱知县和名古屋。
精通中国兵法的他,急忙将手中仅剩的第229师团和五万日本国民义勇战斗队员,投入到豊川市于岡崎市之间的山区,企图利用山区地形复杂的优势,阻挡中国军队的进攻势头稳定住整个战线。为增援部队的集结、部署和反击等行动,赢得宝贵的时间。
从小林信男中将所处的位置来看,其对战局走向的判断不可谓不透彻,所作出的计划不可谓不正确,但他还是漏算了。
首先,11号台风的过境,对整个日本的邮电通信设施和交通设施的损坏是严重的,这就给小林信男中将的命令传达和执行带来了困难。
其次,从24日下午开始,渥美半岛海面上的中国海军航空兵和驻扎在朝鲜半岛东海岸的中国战略空军,开始加大了对爱知县和名古屋东面一带地区的轰炸。许多接到第54军司令部命令,正在赶往山区设防的日本武装人员,在行军途中不断遭到这些飞机的轰炸。
急于赶路的日本武装人员,在整个行军途中,即要修复被暴雨冲毁的道路和桥梁,又要不时的躲避天上四处飞舞的中国飞机。部队的行军速度无法提高,难以在规定时间赶到指定的防御地点,更别提构筑工事了。
24日傍晚,当第74军向日军第229师团把守的新宫山、御津山阵地进行攻击的时候,宫山、大山两座海岸炮台上的十五门九零式240mm重型加榴炮,在炮台派出的炮兵观测团队的引导下,开始了向上述两地的炮兵轰击。
越过了整个渥美海湾,飞行路线达三十多公里,甚至是接近四十公里的距离,重达165公斤的日式240mm重加榴炮弹,在下落时基本上和地面垂直。这种情况下的巨大炮弹,对日军阵地上的所有遮蔽物都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摧毁力,对坚固防线的轰炸效果,甚至超过了一千磅重的航空炸弹。炮弹飞临敌方阵地上空时发出的呼啸声,具有撕心裂肺、魂飞魄散的震撼效果。而炮弹落地后炸出的巨大弹坑和强大的爆破力,更是让人们从心底里深切地感觉到死亡的恐怖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