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2 / 2)

既然斯帕姆这样的便宜货都被放在这个盘子里了,那那块奶酪是怎么回事,简直就不用想了。另外,这面包这样的白,白的都能和刷墙的白油漆有的一比了,这里面要是没加点漂白剂什么的,史高治可不信。史高治知道他的斯帕姆里面都放了些啥东西,嗯,看到了那诱人的粉红的色泽了吗?那是苏丹红染出来的,还有……,不过史高治也知道,自己在搞这些食品的时候,那是相当的有节操的,直接吃可以轻松地吃死人的玩意儿,自己可是没敢往斯帕姆里面放多少的。但是,其他的食品商人,那就真的难说了。比如奶酪吧,往里面加点含汞化合物来保鲜几乎是通行的做法了……于是史高治立刻就觉得自己一点胃口都没有了。

“怎么了,食物不对您的胃口吗?”王太子问道。

“啊,不,您知道,我不是很挑的。”史高治说,“只是刚才在火车上的时候,我吃了一些东西,现在还完全没饿呢。”

“啊,这样呀。”王太子说,“不按固定的时间吃东西,对身体可不好。当然,我知道很多科学家都有什么时候饿了才吃饭的不好的习惯。看来麦克唐纳先生您和他们和相似呀。嗯,多少吃一点吧,我的医生告诉我说,这样有益健康。”

“啊,谢谢。”史高治又看了一眼眼前的盘子,一点都不吃,未免太不给王太子面子了,吃点什么好呢?

“你妹的吃一点有益健康,吃这个绝对是在摧残健康好不好!这些该死的黑心食品贩子!”史高治在心里骂着那些黑心食品贩子,然后终于下定了决心,选择了大概是最为安全的食品——斯帕姆午餐肉。这东西里面虽然有很多很不好的玩意儿,但是好歹有些神马东西,史高治自己还算是知道。他也能保证,只吃一顿这东西,中毒死亡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就算是引起癌变呀什么的几率也应该是非常小的。

于是史高治拿起餐刀,将斯帕姆切成了两块,自己叉起了一小块吃了起来。至于其他食物,也不是没有办法。史高治看了一眼坐在旁边正吃得起劲的陈光,说:“八尺,我很饱了,这些东西要不就给你吃了吧。”

“啊,谢谢您,老板。”陈光一边道谢,一边就把史高治的餐盘拿了过去。嗯,陈光觉得,史高治真的是个好老板。

吃过了饭,饿着肚子的史高治装出一副非常饱了的样子,陪着王太子一起去看大炮。在这个过程中,史高治的肚子不争气的咕噜咕噜的叫了好多次,好在黑水的炮兵们正在开火,轰鸣的炮声完全把史高治的肚子的咕咕声给压制住了,才没被别人发现。

不过,即使没有炮声,王太子也不会听到的,因为自从黑水的士兵将罩在“75小姐”上面的帆布取下来之后,王太子就立刻被这位“小姐”迷住了。相比以前的那些火炮,这门炮管更长,而且炮管下部还带着一个长筒的造型奇怪的大炮有着一种奇特的美感。

“王太子殿下。”一个黑水的雇佣兵像王太子行礼,然后开始向他介绍这门炮所使用的炮弹,“我们马上要发射的是一枚专门用于纵火,或者制造烟幕的白磷燃烧弹。”

“就是西班牙人在古巴遭遇到的那种武器?”王太子问道。对于西班牙人在古巴吃的亏,王太子是很清楚的。他也就这种燃烧弹无法用水扑灭,哪怕浸没在水中,只要一离开水就会重新开始燃烧的原因请教过一些化学家。很多的化学家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那东西多半是白磷。王太子对这种武器充满了好奇。

白磷燃烧弹轻易地将六千米外的一堆木材点燃了。它的纵火效率让王太子非常的满意。接下来就是重头戏,高爆炮弹的表演了。黑水的雇佣兵们用高爆弹向着八千米外的一处模拟野战工事的目标进行了二十秒的急速射,短短的二十秒内,这门大炮就向着目标打出了十一发高爆炮弹。

王太子站在一座专们用来观察目标的望远镜前,仔细的观察着目标区。他看到在目标区域的不少野战工事都被严重的损毁了。一些碉堡,观察所,在被炮弹命中后,几乎被炸掉了大半边。

“这真是划时代的武器,这样的大炮,这样的炮弹,真堪称是战争之神呀!”王太子做过好半天,才说出了这样的一句。

……

在亲眼见到这种划时代的大炮的效果之后,普鲁士政府对于达成购买协议的热情明显的上升了。虽然这种火炮的价格极为昂贵,而史高治又紧咬着牙就是不肯降价,但普鲁士政府还是做出了第一批先用现金采购五十门的决定。同时,普鲁士人也强烈要求购入相关的技术和生产许可。

对于这个要求,史高治的报价就更高了。不过考虑到史高治同意让普鲁士人以将来的法国战败之后的赔款做抵押,向他们提供用于购入这些东西的贷款。所以最后双方还是达成了一个双赢的协议:普鲁士王国用包括耐压的钢铁容器的相关加工技术,以及其他的一些技术,再加上史高治给他们提供的贷款,以及允许并帮助史高治在普鲁士境内招聘化学家为条件向麦克唐纳步兵武器公司购入相关的技术以及专利授权。

至于史高治要那么多的化学家干什么,史高治也没有瞒着普鲁士人。

“主要是干两件与农业有关的事情。一样是研究和成氨,另一样则是研制一种能广泛使用的杀虫剂。”

第二百五十五章 市场和技术

除了武器,史高治还和普鲁士人就无线广播问题进行了谈判。在美洲的市场上,无线广播已经显示出了不小的商业潜力。如今在美国,无线广播已经开始盈利了,虽然赚的钱还不多,但是利润增长尤其是广告收益的增长速度却相当的快。不过普鲁士人看重的倒不是利润方面的东西,而是在舆论控制上的作用。

“麦克唐纳先生,您知道,德意志民族分裂了很多年了,虽然大家是一个民族,但是在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差别。”俾斯麦说,“所以,要将一盘散沙式的德意志诸邦团结成一个国家,这当中要做的工作很多,除了经济和政治上的问题,文化上的统一也非常重要,我们觉得无线广播是一种非常好的传播文化的方式。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和你们合作,建立一个覆盖整个德意志各邦的广播网络。另外,我们还希望能够和您通过合资的方式,在普鲁士生产包括发电机、电动机以及电灯。”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生意。如果达成了这样大的一个协议,那一定能为史高治带来更多的收益。只是这样一来,史高治就必须考虑一个问题了,那就是自己和现在的普鲁士,将来的德国的经济利益是不是捆绑得太紧密了。

在史高治的战略设想当中,普鲁士,或者说德国,就是用来“为王前驱”的。史高治要扶植他们,从根本上来讲,为的就是将来他们有一天能把整个的欧洲砸个稀烂。好给美国的资本,嗯,这样说太爱国了,也不确切。好吧,说实话吧,好给史高治的企业腾出市场来。美国虽大,但这些年也开始不断地出经济危机,这说明,仅仅靠美国的国内市场已经难以支持经济的高速发展了,哦,不对,应该说是已经难以支持史高治更快的赚到更多的钱了。依照以往的经验,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危机转嫁到殖民地去。但是,美国手里是没有英国那么大的殖民地(目前美国手里只有一个半独立的夏威夷而已。但夏威夷在经济上却并不能为美国提供太大的帮助),海军力量也远远不如英国,想要到外面去抢夺殖民地也不容易。

对此美国,或者说美国政府背后的,以史高治和摩根为代表的大财团的对策就是挑动欧洲内部的矛盾,在欧洲制造战争,这场战争最好能够将整个的欧洲全都包括进去,最好能够把英国也拉进去,让他们拼个你死我活,最好他们都拼个两败俱伤,国内的工业被摧毁得干干净净,然后,嗯,市场的空白总是存在的。它总是需要新的生产力来填补的。到那个时候,流干了鲜血的欧洲拿什么来抵挡美国的经济力量呢?

扶植德国,打破欧洲的力量平衡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决定性的动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史高治愿意和注定要被当枪使的,注定最后要被砸个稀烂的德国人在经济上捆绑得太紧,捆得太紧了,将来抛弃他们的时候,受到的损失就太大了。而全面的合资,就是这样的行为。不过,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钱在哪里却不去赚呀。再说,现在距离牺牲德国的时候还早,先赚他一把,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将它们转手出去其实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这是个好主意。”史高治说,“但是我需要了解一下具体的细节,这样才能评估这样的合作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好处。”

对于史高治的一心要钱的市侩嘴脸,俾斯麦,甚至是王太子殿下已经很习惯了。嗯,美国爆发户都是这个样子,哪怕是科学家,也是这种德性。当然,科学家什么的有贪财的毛病的也不仅仅只是史高治一个,萨克逊盎格鲁人中,这样的家伙绝对不少。

俾斯麦首相和王太子也熟悉了史高治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直率。嗯,和这个美国佬谈事情最好直截了当的来。因为,那些美国佬都是些大老粗,嗯,哪怕像史高治这样的著名科学家也不例外,和他们谈事情说得太拐弯抹角了,他们经常会完全的反应不过来。另外,他们对于复杂的礼貌问题也是一无所知,而且还毫不在意。嗯,他们经常会表现得很不礼貌,当然,你对他们不礼貌一点,他们也多半不会介意,因为他们根本没觉察到。所以为了省事,在和美国人,尤其和史高治谈判的时候,嗯,还是表现的像一个粗野的蛮子一点更好。

“我们可以同意,你用一部分的技术当作入股的资金。合资的企业将享受和完全的本土企业一样的待遇。不会有税收或者其他方面的任何歧视,但是,我们认为您在新的合资企业中的股本不能超过百分之四十九,您也不能是公司中最大的股东。也就是说,您不能有绝对的控股权。另外,当您需要出售这些股份的时候,德国企业有优先购买权。”

这不就是“市场换技术”的翻版吗?虽然不能得到绝对控股权,不过史高治本来也没打算真的在这里陷入得太深。所以也不是不能接受。而且史高治知道,等到普法战争结束后,在胜利的刺激下,再加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德国的经济会有一个非常迅猛的爆炸时期,然后呢?嗯,投资高潮和投机狂热,为经济危机的到来创造了条件,而同时,因为欧洲资本大量的投入到美国的铁路建设中,导致的铁路狂热也会埋下危机的种子,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就会像炸弹一样爆炸开来,带来又一次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

对于一般的小资本或者是那些对于危机的到来缺乏警惕的笨蛋来说,经济危机当然是灭顶之灾,但是对于史高治这样精明的大鳄而言,危机其实是更好的机会。知道危机会发生,而且知道危机为什么会发生的史高治当然会在经济狂热的时候,将自己持有的一部分铁路股权卖出去套现,然后等危机之后,铁路公司纷纷崩盘破产之后,再用低廉的价格把他们控制回来。当然,德国的这些企业也是一样,在危机爆发前,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将他们卖出去套现绝对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你不强求在所谓的最高点卖出。

等到在那个时候把在德国的企业套了现,就可以转过头来支持法国了,挑动法国人的复仇情绪(嗯,这个几乎都不用挑动),然后在挑动俄国佬在巴尔干乱跳一下,绝对能让英国人把注意力都转移过去,到那个时候,就制造事端,让美国向西班牙宣战,然后用新式的海军把西班牙打成傻鸟,并且接这个机会挑起全球造舰竞赛。大捞一笔,最后就是一次大战。这一切,想一想都让人沉醉,甚至让人想要向浮士德一样大喊:“你真美呀,请你暂停!”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史高治不用担心他的灵魂会被靡菲斯特带到地狱里去,因为如果真的有所谓的地域的话,那么在地狱里,应该早就为他准备好了火焰王座。

“嗯,这个想法不错,但那个股权的限制让我很不爽。因为这会让我冒着遇到一个傻瓜董事长,最后搞得我血本无归的危险。既然我冒了这样的风险,所以我要求更多的一些补偿。”史高治实际上已经基本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了,不过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谁不愿意呢?

“麦克唐纳先生,您的这个要求并不合理。”俾斯麦摇了摇头说,“您的合资人同样也要冒风险,所以他们和您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我想这是最基本的商业原则吧。”

“但是您不让我拥有控股权,这是在让我,以及我未来的合资人不必要的冒风险。”史高治争辩说,“我的经营能力有目共睹。那些在我的直接领导下的公司还从来没有不赚钱的。这个领导不力的风险几乎是零。但是换了别人……嗯,我要求的不是对我个人的优惠,而是对于我所参股的合资公司的特别优惠。另外,我的很多产品,在欧洲并没有替代品,如果没有特殊的优惠,我为什么要合资呢?直接卖产品不好吗?比如像发电机和电动机,虽然我相信德意志科学家的能力,但是,他们想要绕过我的专利,生产出足以和我们现在的产品抗衡的东西,那绝不是一两年能做到的。而一两年之后,我敢说,我们肯定已经走到了更远的前方。我之所以愿意在这些方面与德意志企业合资,一来是因为我们的友谊。二来也是因为这样来钱更快。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更快的有了钱,就可以更快的加大投资,将事业做得更大。麦克唐纳的企业没有时间停留,能跑多快就要跑多快。其实德意志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更何况这些合资的项目对于德意志都是如此的重要,一些适当的政策倾斜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的确,我在要求超国民的待遇,但是像这样的对德意志的发展如此重要的合作,有一点超国民待遇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史高治说完后,很有些不礼貌的望着俾斯麦,做出了一副谈不拢咱们就拉倒的架势。

“啊,”俾斯麦笑了,“在法理上来说,超国民的待遇是没有可能的基础的。不过对于重点的行业,给予一定的税收等方面的优待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这要慢慢地细细谈。比如,如果您能让海洛因在德国合作生产,我就肯定能给这家合资公司所在的行业很多的税收优惠。”

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军的新玩具

在和俾斯麦敲定了基本的合作原则之后,史高治又照例到哥廷根大学去打了个转。在哥廷根大学,史高治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了,一来因为他每次来总能带来一些新的,很有意思的想法。据一些科学家们的说法,史高治其实在纯粹的理论方面也非常的有灵感,只是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技术而不是科学这边,否则,他也许能在科学上获得更大的成功。至于另一个欢迎他的原因就更世俗一些,那就是,史高治每次都不会空着手来,他总会带来各种捐款什么的。虽然这些捐款都是附带着一些条件的,比如哥廷根大学必须接受一定数量的克利夫兰大学的交换生什么的。但这种条件对于哥廷根大学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虽然在学术水平上,克里夫兰大学还比不少哥廷根,至少,在数学上还差不少。但是在另外的一些科目上,尤其是在工程类的科目的学术水平上,克里夫兰大学绝对已经可以算是一所世界顶尖的大学了,唯一的问题只是它的历史还稍微短了点。

在和哥廷根大学,柏林大学之类的学校签下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之后,史高治终于踏上了回国之路。而就在此时,他和摩根为海军建造的第一条新式军舰也正式下水了。

这是摩根-麦克唐纳造船厂为海军建造的第一条快速巡洋舰。依照惯例,在宣布下水的时候工厂主会让一位女子将一瓶香槟酒在船身上砸碎,然后船只就会沿着滑轨滑入大海。这条船下水的时候也不例外。摩根的妻子咪咪担任了这个角色。在摩根代表着船厂发表了讲话之后,咪咪举起了手中的香槟酒,向着这条快速巡洋舰的舰首砸了过去。香槟酒瓶在巡洋舰钢制的舰首上砸了个粉碎,然后这条三千吨的巡洋舰开始顺着抹上了牛油的滑轨,屁股向后向着大海滑了过去。

巡洋舰的船尾撞击水面上,溅起一片雪浪,军舰本身也摇晃了一下,不过显然,减摆鳍起了不小的作用,很快船只就回复了稳定。不过,成功下水并不意味着船造好了,事实上为了避免下水时的冲击顺坏一些重要部件,很多东西都还没来得及装到这条船上。一条拖船将它拖入了一处船坞,它将在那里装上最后的一些部件——螺旋桨以及武器系统。然后才能正式的开始出海测试。

安装这些东西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所以直到四月份,这条船才算是正式造好了。1868年4月6日,这条被命名为克里夫兰号的巡洋舰再次被一条拖轮从干船坞里拖了出来,开始了她的海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