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决心(2 / 2)

顺便说一句,如今天下耳熟能详,甚至连不识字的农民都知道的一句名言,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就是出自蒯通之嘴。

而这位主父偃是齐人,而且是临淄人。

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他可能是蒯通的再传弟子或者徒子徒孙这样。

所谓名师出高徒。

蒯通如此厉害,这个主父偃自然应该差不多哪里去。

所以,汉军上下,都有些期待。

期待见证一个新的典故,或者说新的成语的诞生。

要知道——历史上,纵横家发明和创造的成语,数之不尽。

其中大多数都是脍炙人口,天下皆知。

譬如得寸进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隔岸观火、长袖善舞等等等等。

在世人的印象里,纵横家出马,必然能创造一个新的典故,一个新的成语。

而在过往的历史上,每一位知名的纵横之士,都至少创造过一个被明载史册的典故或者成语。

一个新的成语!?

多新鲜的事情!

不仅仅汉军,就连长安城的八卦党也对此表示非常有兴趣围观。

所以,在长安城外的那个名为‘渭河亭’的亭里附近,许多的八卦爱好人士,游离徘徊,还有小说家,拿着笔墨,乘着马车,在远方的直道上围观。

大家都兴致勃勃的准备要cos一回史家的角色。

倒是,此刻坐在亭里的屋舍之中,穿着朝服的主父偃,显得颇为紧张。

自从蒯通之后,纵横家士子几乎不再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以至于,如今诸子百家复起,连沉寂已久的杂家都有复苏和崛起之势的今天。

他和他的纵横学派,却依然默默无闻。

全天下学习纵横术的文人士大夫加起来,可能不过百人之数。

其中,大部分活跃在齐鲁一带。

但,作为齐人,主父偃有过很深很深的亲身经历。

那些围绕在他的马车后面,在他的身后,侮辱、挑衅和谩骂的声音,他至今依然记得很清楚。

“主父偃,十八岁,学纵横,长短不能合,大小不能制!”他在心里念着这句当年临淄的孩童们在他屁股后面嘲笑他的话。

他内心的火焰熊熊燃烧起来。

主父偃当然知道,这些话,哪里是孩子能想出来的吗?

分明就是儒家的士子和士大夫在背后搞鬼。

他们要对每一个异己赶尽杀绝,尽力打击和****所有的不同意见者。

将自己的对手,从肉体到精神、灵魂全部抹杀!

而且,那些胆怯鬼还是欺软怕硬。

他们不敢去跟齐国王宫和地方上的候国中的黄老派贵族和官员硬刚,只敢私底下用着这些下三滥的手段来对付像他的这样的纵横派传人,或者杂家子弟、法家士子。

“总有一天,吾当回到临淄,乘坐安车驷马,手持天子御剑,,口传天命,脚踏五行,将尔等统统揪出来!”主父偃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做到这样点。

这也是很多纵横派学者必定具备的特征。

作为纵横之术的传人,他们的自尊心极强,而且非常敏感。

一旦发达,必然会去报复那些曾经羞辱和****过他的人。

而现在,主父偃知道,今天这次奉命与匈奴人的接触和谈判,将决定了他这一生的成就。

是要九鼎食,还是默默无闻,就看着一遭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