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复活(1 / 2)

永历四年 张维卿 2962 字 3天前

鲁监国五年七月二十四。

刚刚到了上值的时辰,负责军需储备的武库官员就开始给小吏们分配任务,而接到任务的小吏则赶忙前去指使着役夫将需要运至陈文营中的军需一一搬出,待数量核实完毕后便要开始起运。

而此时,陈文营中新进的军需官齐秀峰已经开始清点第一批运抵的物资,而他的同乡刚刚被任命为本营主簿的顾守礼则负责在他清点结束后复查,若无错漏便由陈文签字画押入库。

只不过,此时的入库并非是全部都搬入军营中的库房,没有入库的物资一部分被抬到了营房区的大门口,而其他的东西则都要搬到西校场的点兵台。

营房区,昨天就被军官们拖去洗澡修发的士兵们开始排队从陈文手中领取下发的内衣、鞓带、军服、军鞋和绑腿,每人两套以供换洗,而他们先前用的旧被褥和衣物则被统一拿去用石灰水消毒。

明朝的营房是通铺,一个士兵如果携带病菌很可能会将同营房的袍泽全部传染。虽然入营的这两天士兵之中并没有出现病患,但是陈文觉得一项预防制度的确立远远要比出了问题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强得多。

士兵在向他们的统帅发出感谢后,便赶回了营房,将其中一套衣物换好,而另一套则装进包袱带在身上。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衣服在今天中午的成军典礼时要用的。

换上崭新的军服,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立刻就变得不一样了,士兵们开始按照平日的交际圈子攀比、撕闹起来,气氛也越发轻松。

这时,那三个千总领着六个镇抚兵开始从各个营房里往外撵人。见状,本来还大多在嬉闹的士兵们连忙跑了出去,而那些刚刚领到衣服还没有全部穿好的士兵则赶快在熟识的帮助下穿好衣服。

那三位千总且不说,那可是朝廷正儿八经的军官。就算那些镇抚兵也是由将主直领的,在普通士兵看来陈文的十个镇抚兵其实就是他的亲兵和家丁。按照常理,亲兵、家丁获得晋升的机会远远比普通士兵要大的多,所以他们也就是未来的军官。

军队中,阶级就是一切,古代甚至有拿父子来比拟军官与士兵关系的例子。所以,这样的军官和准军官的组合下,士兵们哪还敢说个不字,自然是听从命令赶忙的跑出来,随着他们往西校场而去。

西校场的点兵台上,一个架子立于原先放置正座的位置,而架子上则悬挂着一幅画像。画像前是一张供桌,供桌上摆放着三牲以及香炉一鼎。

整个点兵台上除了这一切,只有在下手处摆着一把太师椅,而椅子上坐着的身着孔雀补子官服的那位不怒自威的文官不是别人,正是大明经略直浙军务、兵部左侍郎兼左副都御使王翊。在王翊身后,两个经略府亲兵侍立在侧,一人手捧着尚方宝剑,而另一人则双手托着盛放印信的托盘,他们手中的物事所代表的乃是大明王朝那不容置疑的权威。

点兵台下,身穿着军服、要悬着宝剑、顶盔束甲的陈文站在早已按照顺序码放好的物资前,等待着他所设计的这个全新的成军仪式的开始,而他的身前则是一张放着花名册的窄长桌子。

每过一会儿,陈文所部的士兵们在军官的带领下来到了校场的一侧。当他们看到眼前的这一切之后,纷纷窃窃私语起来。而每当有人出声都会遭到军官或是镇抚兵的呵斥,很快校场就恢复了安静。

这时,站在陈文和士兵们之间的顾守礼见时辰已至,立刻向前一步高声喊道:“典礼开始!”

听到典礼开始的消息,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不由自主的站直了身子,凝望他们的将主。

陈文翻开了长桌上的花名册,大声念到:“楼继业!”

听到了主将的传唤,一个身高臂长、膀大腰圆的汉子自那群站的散乱不堪的士兵中越众而出,大步流星的走向陈文。待他走到陈文面前,立刻跪地行礼。

楼继业是义乌楼家的子弟,在戚继光的时代义乌楼氏有很多子弟都参加了戚家军。到他们离世时,光总兵副将就达到了六人之多,以下的参将、游击、守备、千总等各级军官更是不胜枚举。

与吴登科那个疏远已久的亲戚关系不同,楼继业是戚家军中后来积功升至云南副总兵的抗倭名将楼楠的嫡系子孙,虽然他只是个庶子,却自小被他的祖父视为复兴家业的希望。

据说此子周岁期扬(抓周在明朝时的称呼)之时,无视放在地上的东西,一步一步的爬出了屋子,抓着院中立于架子上的长枪说什么也不放手,被时人引以为奇。开蒙之时,人家读完了三百千都去学论语,而他却开始抱起了《纪效新书》。

束发以后,楼继业便开始了投军当兵的生涯。最初他在金华当兵,参加了镇压许都余部之乱;很快,清军南下,他的上司打算降清,有感于上司的知遇之恩,可是作为抗倭名将的子孙又不耻于为蛮夷爪牙,于是乎当夜他就带着一众乡党和手下逃离了军营。

此后数年,楼继业曾经追随过好几位主帅,可是在那个反清武装旋起旋灭的年代,他追随的主帅们不是战死,就是降清,以至于他几乎每隔几个月都要换一次东家,到了后来,别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人中的卢”,认为是他命太硬把主帅们都克死了。从那之后,也再没有哪个主帅愿意招揽他了。

而那时已经开始奔四的他也逐渐开始自暴自弃。后来更是干脆在四明山娶妻生子,怎么也不肯还乡。用他的话说,从军十余年,未曾功成名就,无颜面见列祖列宗。

按道理说,他和吴登科都是义乌人,他的祖上和吴登科祖上的族兄又曾一起在戚继光帐下效力,两人应该关系很好。只不过这世上总有凑巧的事情,当年许都死后,吴登科跟着许都的手下继续作乱于金华,而楼继业则从属于负责镇压他们的武将,两人甚至在战场上还交过手。从那开始,二人便开始结下了仇怨,以至于吴登科来到大兰山时,与楼继业重逢,他们依旧互相看不上对方。

陈文公布了重建戚家军的决定后,吴登科思来想去之后还是觉得楼继业是个人才,不然能在战场上和他打个不分胜负吗?又考虑到两人本就是同乡,若是同站在重建戚家军的旗帜下也没有什么仇怨是解不开的。于是乎,吴登科就跑去劝他加盟陈文的队伍。只是那时的楼继业并不是很信得过陈文,便没有答应下来。

可是,在吴登科走后,那句重建戚家军的口号却始终萦绕在楼继业的脑海之中,久久无法散去,于是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听了一次陈文的讲古。也就是在那天,当陈文讲完他编造的那个故事之后,再次扬言要重建戚家军的时候,楼继业那颗渴望着衣锦还乡的心再次炽热了起来,他觉得陈文应该是和他一样的渴望着重振家业的人。

结果就出现了打谷场上吴登科宣誓效忠后,立刻就有一个义乌的汉子带头追随陈文重建戚家军的场景,而那个汉子就是楼继业。想来,那一瞬间,如果不是吴登科早先就编好了说辞,只怕很可能会被楼继业抢了风头。

对于楼继业的加盟,吴登科自然是表示赞同,而一向深受封建迷信思想所影响的尹钺则提出了质疑,质疑的原因很简单,那个“人中的卢”的诨号。

不过,作为主将的陈文对此到是毫不在意,除了常年接受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的教育外,他觉得自己穿越后几次听到“哈士奇”叫都没有命丧狼吻,后来更是能从一个游击将军手下逃脱,估计一般人也方不动他。

上山后,陈文找机会和楼继业谈了谈,他很快就发现了吴登科和楼继业这两个戚家军子弟的区别。吴登科早年接受过族中的传授,对于戚家军所使用过的冷兵器了如指掌,也很能够理解这些武器为什么会出现在战阵之中;而楼继业则更加专注于阵法的使用和变化,以及戚继光的建军思想,这大概跟他年少开蒙时就开始读戚继光的兵书有关。

在陈文看来,这个人读书识字又通兵法,是他现在的这个军官团中最适合做参谋长的人选。只不过陈文并不打算那么早提拔他,因为陈文知道现在营中的金华人除了在吴登科和尹钺带领下向自己宣誓效忠的那些汉子外,大多都是这个楼继业招揽来的,他比吴登科到四明山更早,于寄居此地的金华人较之吴登科更有威望。等军队建立一段时间之后,尤其是取得一次胜利之后,军中的阶级概念和袍泽之情会逐渐压过同乡情谊,陈文自然会提拔此人。

见楼继业恭恭敬敬的跪倒在他面前,陈文一把将其扶了起来,随后从身边的一个镇抚兵手中接过了一顶头盔,戴在了楼继业的头上;而后又接过证明身份的腰牌和一杆旗枪递到了他的左手;最后,陈文从旁边那个箱子中取出了一锭价值一两的银子放在了他的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