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1 / 2)

极品农妃 leidewen 2635 字 12天前

县城显然还没有受到大灾之前的影响,城里还是熙熙攘攘。不过,街上卖吃食的,在辛鲲看来,就只有两个字,‘天雷’。

因为都不认识,古老的吃食,她也不至于不认识吧。水果有,不过这里是小县城,也就只能看到几个苹果干。其它的,也许是水果蜜饯,但她不知道那是什么水果做的。

服饰、吃食,还有万年历也都没法让她知道,这是何时何地,老天在跟她开玩笑吗?

“在看什么?想要什么爷爷给你买?”辛爷看到孙女一直在看街市,忙说道。

“街市上还真的没什么可买的。”辛鲲无奈的说道。

“怎么会没有?这么多东西呢!”老头指着满街铺子里都堆到外面的商品。

“没事,没事。”辛鲲笑着摇头,但很快她皱了一下眉头,街上的店铺牌子用是楷书。她由衷有松了一口气,因为这就排除了西汉之前。

西汉之前是除了大篆小篆之外,终于有了书写方便的隶书。而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多元,是到了东汉才发展起来。

所以看到了楷书的店牌,她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倒不是她不喜欢西汉之前,而是她终于又缩小了一点范围。

终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字,书铺。她没有下车,因为用不着。

历史上真正的纸质印刷书籍,据考是从五代十国时开始的,而形成规模是宋朝。真的说大规模的活字印刷在明朝。

此时辛鲲远远的看着那些蓝色函套书堆在那儿,她对朝代的范围再一次的缩小。宋后清前,虽说也有好几百年,不过,好几百年,也比几千年强不是。

辛鲲现在觉得满意多了!

“现在书贵吗?”辛鲲再接再厉。

“不算贵,你要的话,我让人送家去。”辛爷忙说道,她其实想的是,就算是贵,她也想给孙女儿买。

“不用!”辛鲲摇头,她更高兴了,明之前可都是雕版,到了明末才有的活字印刷术,使书籍的价格一下子就降了下来,成了众多读书人的福音。现在,她觉得自己很可能就有明末了,她感动到要流泪了。

“鲲儿?”辛爷忙拍了孙女一下。

“没事,爷爷,我们好像要到了。”她笑眯眯的看到了一个大大的衙门式的建筑。

“唉,到了!”老头轻拍了前面赶车的小工一下,小工在衙门不远处的地方停了下来。

辛爷把辛鲲拉了下来,辛鲲没问为什么,她知道老爷子的意思,一个匠户怎么敢坐车到衙门口。

她扶着老爷子慢慢的走到了衙门口,到县衙门口,辛爷现在就跟之前那个挺直的腰杆的老人不同了。

“刘小哥,敢问洪主簿可在衙内。”辛爷笑着跟衙役打了一个招呼,客气的一拱手。

“老辛头,你怎么有空来,刀都打好了?”那姓刘的衙役看来跟老爷子很熟,忙说道。

“是啊,是啊。过来问问洪主簿,交货的日期,顺便办点小事儿。”

“你来还能有小事儿?”那刘衙役一脸的笑意。

“就是为了这个臭小子。”辛爷拉出了辛鲲。辛鲲忙对这位衙役一揖,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的道理她是知道的。

“这是……”刘差役看到个年轻的后生这么一揖,还有点不适应,忙看向了老爷子。

“哦,这是老朽的孙子,之前老朽之子媳遇难,孙子得以逃脱,终被找回。”辛爷忙笑了一下。

“恭喜、恭喜,这个小人还是得进去通报一二。”刘差役忙跟老爷子一揖,忙进去通报了。

县衙里,县太爷蔡关和主簿洪尹正在内堂里议着事。

“这回旱灾看来是不可逆转了,太爷得向朝廷上报了。”洪尹是老主簿了,此时他一脸的焦虑。

“若真的是大灾,现在跟朝廷怎么说,河府大旱,预计秋收颗粒无收。”蔡关轻笑了一下,轻轻的摇了摇头。

他是很年轻,还是上届状元郎,但能在这儿做县令,可不是因为他是状元郎。

第8章 后生可畏

河府属京畿,这儿也算是天子脚下了,这种地方,无论好坏,都是直达天听。若是那一般人,怎么也不可能在这儿做父母。

虽没人说,但洪尹这个万年老主簿却深知,这位只怕是京中那权贵之后。不然,他也不会请蔡关上表求援了。

但蔡关也不傻,他正如洪尹想的,身于权贵之家,来这儿,真是镀金的。但他正是因为出身权贵之家,他比洪尹知道,在什么都没发生时,他贸然的上书,那就是让上位者没脸。就算真的发生了大灾,回头也会恨死他。

两人正僵持着,刘衙役敲门进来。

“太爷,辛家村的辛头儿来了!”

“可是有事儿?”县令蔡关忙抬头,辛家村真是县里重要的地方,县里惟一有兵部的签子的小村子,也是他的政绩之一。

“辛头儿是来给他孙子报户籍!”刘衙役是那懂事的,忙有事说事。

“孙子?”蔡关一怔,他记得他是去过辛家村的,那村长老头儿正在家里给儿子、媳妇办丧事,他那时也去上了一柱香,那时,她没见有孩子啊?

“太爷容禀,辛头儿还有个独孙,流落在外,想是已经找回了。”洪主簿忙说道,因为和辛爷对接的,都是洪主簿,他算是比较了解情况的。

“那你去吧,若是他们提别的,都别答应。”蔡关忙说道,虽说现在只有一点预兆,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甚至不能让衙役知道,他不能把这种恐慌的情绪带给民众。

“是!”洪尹这万年主簿当然明白蔡关的意思,忙点头。

辛爷带着辛鲲还是站在门外,洪主簿不可能出来相迎,刘衙役出来招呼了一声,也就闭紧了嘴巴,站的笔直。

辛鲲看刘衙役这样,心里就一沉,虽说他们心里想别的,但可没露给这位,他进了衙门回来后就这样,只说明一件事,衙门里对他们的到来也有了防备。

现在辛鲲相信书上说的了,古代中国不管别的如何,但对于救灾,他们一直是走在最前列的。所以,现在只怕县衙里也在发愁吧。